[1] |
李晓娟, 祁明雨, 李婧宇, 谭昌龙, 唐紫蓉, 徐艺军. PdS修饰的ZnIn2S4复合材料用于可见光催化硫醇偶联制备二硫化物同时产氢[J]. 催化学报, 2023, 51(8): 55-65. |
[2] |
李轩, 蒋兴星, 孔艳, 孙建桔, 胡琪, 柴晓燕, 杨恒攀, 何传新. GaN/In2O3的界面工程用于高效电催化CO2还原制备甲酸[J]. 催化学报, 2023, 50(7): 314-323. |
[3] |
欧阳玲, 梁杰, 罗永嵩, 郑冬冬, 孙圣钧, 刘倩, Mohamed S. Hamdy, 孙旭平, 应斌武. 电催化合成氨的研究进展[J]. 催化学报, 2023, 50(7): 6-44. |
[4] |
何厚伟, 王中辽, 代凯, 李素文, 张金锋. LSPR效应增强碳包覆In2O3/W18O49 S型异质结用于高效CO2光还原[J]. 催化学报, 2023, 48(5): 267-278. |
[5] |
李锋, 唐小龙, 胡卓锋, 黎相明, 李方, 谢宇, 江燕斌, 余长林. 镓离子掺杂和硫空位调控的In2S3增强可见光下光催化生成过氧化氢[J]. 催化学报, 2023, 55(12): 253-264. |
[6] |
杨金曼, 杨铮睿, 杨科芬, 于卿, 朱兴旺, 许晖, 李华明. 铟基三元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催化学报, 2023, 44(1): 67-95. |
[7] |
李楠, 王传义, 章柯, 吕海钦, 苑明哲, Detlef W. Bahnemann. 光催化转化低浓度NO的进展与展望[J]. 催化学报, 2022, 43(9): 2363-2387. |
[8] |
李龙泰, 杨彬, 高彪, 王逸夫, 张玲霞, 石原达已, 齐伟, 郭利民. In-Co二元金属氧化物上CO2催化加氢反应的选择性转变: 催化反应的机理和构效关系[J]. 催化学报, 2022, 43(3): 862-876. |
[9] |
张锦, 潘梓豪, 杨颖, 王鹏飞, 裴晨阳, 陈伟, 黄国波. 梯型In2O3/ZnIn2S4杂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光催化固氮增效[J]. 催化学报, 2022, 43(2): 265-275. |
[10] |
王婷, 李绍雄, 赫丙玲, 朱晓娟, 罗永岚, 刘倩, 李廷帅, 卢思宇, 叶晨, Abdullah M.Asiri, 孙旭平. 商用氧化铟锡玻璃: 室温高效还原氮气的催化剂电极[J]. 催化学报, 2021, 42(6): 1024-1029. |
[11] |
卢思宇, 杨海艳, 周紫璇, 钟良枢, 李圣刚, 高鹏, 孙予罕. 双功能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低碳烯烃反应中In2O3的尺寸效应[J]. 催化学报, 2021, 42(11): 2038-2048. |
[12] |
邵加奇, 王毅, 高敦峰, 叶克, 王琪, 汪国雄. Cu-In二元金属催化剂上CO2电化学还原[J]. 催化学报, 2020, 41(9): 1393-1400. |
[13] |
刘桂梅, 董国辉, 曾玉彬, 王传义. Fe(III)螯合掺杂对g-C3N4光催化性能和活性位的影响[J]. 催化学报, 2020, 41(10): 1564-1572. |
[14] |
张荔, 杨超, 吕康乐, 陆亚超, 李覃, 伍晓锋, 李宇涵, 黎小芳, 范佳杰, 李玫. 利用Bi的SPR效应增强Bi2WO6的可见光催化NO氧化去除性能[J]. 催化学报, 2019, 40(5): 755-764. |
[15] |
孙艳娟, 王红, 邢倩, 崔雯, 李解元, 吴素娟, 孙立东. 氧空位对Bi2MoO6的关键作用:促进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和反应机理[J]. 催化学报, 2019, 40(5): 647-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