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轩, 蒋兴星, 孔艳, 孙建桔, 胡琪, 柴晓燕, 杨恒攀, 何传新. GaN/In2O3的界面工程用于高效电催化CO2还原制备甲酸[J]. 催化学报, 2023, 50(7): 314-323. |
[2] |
何厚伟, 王中辽, 代凯, 李素文, 张金锋. LSPR效应增强碳包覆In2O3/W18O49 S型异质结用于高效CO2光还原[J]. 催化学报, 2023, 48(5): 267-278. |
[3] |
王春鹏, 王哲, 毛善俊, 陈志荣, 王勇. 多相催化剂活性位点的配位环境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J]. 催化学报, 2022, 43(4): 928-955. |
[4] |
李龙泰, 杨彬, 高彪, 王逸夫, 张玲霞, 石原达已, 齐伟, 郭利民. In-Co二元金属氧化物上CO2催化加氢反应的选择性转变: 催化反应的机理和构效关系[J]. 催化学报, 2022, 43(3): 862-876. |
[5] |
张锦, 潘梓豪, 杨颖, 王鹏飞, 裴晨阳, 陈伟, 黄国波. 梯型In2O3/ZnIn2S4杂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光催化固氮增效[J]. 催化学报, 2022, 43(2): 265-275. |
[6] |
胡强, 王华, 向飞菲, 郑荞佶, 马新国, 霍瑜, 谢奉妤, 徐成刚, 赁敦敏, 胡吉松. 钼酸根阴离子在增强聚苯胺包覆的镍钴层状氢氧化物的电容和析氧行为中的关键作用[J]. 催化学报, 2021, 42(6): 980-993. |
[7] |
卢思宇, 杨海艳, 周紫璇, 钟良枢, 李圣刚, 高鹏, 孙予罕. 双功能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低碳烯烃反应中In2O3的尺寸效应[J]. 催化学报, 2021, 42(11): 2038-2048. |
[8] |
Muhammad Tuoqeer Anwar, 闫晓晖, Muhammad Rehman Asghar, Naveed Husnain, 沈水云, 罗柳轩, 程晓静, 魏光华, 章俊良. 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高稳定性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载体[J]. 催化学报, 2019, 40(8): 1160-1167. |
[9] |
陈宇卓, 王哲, 毛善俊, 王勇. 基于氮掺杂多孔炭的加氢催化剂的理性设计[J]. 催化学报, 2019, 40(7): 971-979. |
[10] |
宣铿, 蒲彦锋, 李枫, 雒京, 赵宁, 肖福魁. 金属有机框架MOF-808-X高效催化CO2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J]. 催化学报, 2019, 40(4): 553-566. |
[11] |
Siqian Zhan, Yingjie Qia, Wha-Seung Ahn. 纤维状中孔硅胶KCC-1负载的钯纳米颗粒上甲酸催化脱氢反应[J]. 催化学报, 2019, 40(11): 1704-1712. |
[12] |
程瑞华, 周宇杰, 侯侨丽, 刘柏平. 稀土三元催化体系ZnO/SiO2负载化及季铵盐催化CO2与环氧丙烷合成高分子量聚碳酸酯[J]. 催化学报, 2018, 39(8): 1303-1310. |
[13] |
Hojat Veisi, Ahmad Nikseresht, Shahin Mohammadi, Saba Hemmati. 聚多巴胺功能化硅胶沉积单分散Pd纳米粒子的简易原位合成及用作醇需氧氧化反应的多相可循环使用的纳米催化剂[J]. 催化学报, 2018, 39(6): 1044-1050. |
[14] |
王新星, 陈文, 林铁军, 李杰, 于飞, 安芸蕾, 代元元, 王慧, 钟良枢, 孙予罕. 合成气直接制烯烃碳化钴基催化剂的载体效应[J]. 催化学报, 2018, 39(12): 1869-1880. |
[15] |
Isao Ogino. 采用X射线吸收光谱表征单原子催化剂:至关重要与持久挑战[J]. 催化学报, 2017, 38(9): 1481-1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