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催化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02, Vol. 23, No. 2
    Online: 2002-04-25

    封面介绍: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快讯
    含钠碱性选择性催化乙腈环三聚反应
    陶晓春;陶辉;刘涛平;钱延龙
    2002, 23 (2):  99-100. 
    摘要 ( 1888 )   [Full Text(HTML)] () PDF(188KB) ( 729 )  
    试验了一系列催化量的含钠碱与乙腈的反应,发现只需要5mol%的tBuONa,NaH和NaNH2等就能选择性地催化乙腈环三聚得到4-氨基-2,6-二甲基嘧啶,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提出了该催化反应进行的可能机理。
    铜配合物在Y型分子筛超笼中的组装及其催化苯酚羟化活性
    齐兴义;郭林;吴越
    2002, 23 (2):  101-102. 
    摘要 ( 1442 )   [Full Text(HTML)] () PDF(177KB) ( 864 )  
    详尽介绍了通过分步法,在Y型分子筛超笼中制备铜(II)- 1,10菲咯啉和8-羟基喹啉配合物(简称CuPhen/Y,CuOx/Y)的过程;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同Cu/Y相比,以H2O2为氧化剂,CuPhen/Y,CuOx/Y具有特殊的催化苯酚羟化功能。
    在改进的Ni基催化剂上的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
    楚文玲;杨维慎;林励吾
    2002, 23 (2):  103-104. 
    摘要 ( 1435 )   [Full Text(HTML)] () PDF(180KB) ( 709 )  
    本文采用高温分解和焙烧硝酸盐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Ni基六铝酸盐催化剂BaNiyAl12-yO19-δ (y=0.1、0.3、0.6、0.9和1.0),并对它们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催化剂表面积碳及活性组分Ni流失等情况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850 ℃,甲烷转化率和CO选择性分别可达92%和95%。并且催化剂BaNiyAl12-yO19-δ (y=0.3)在100小时的POM反应后,催化剂表面积碳很少,积碳量仅为样品净重的0.8%,特别是100小时反应后,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Ni没有发生流失。这种低积碳量和无活性组分Ni流失与催化剂结构中Ni与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有关。
    研究论文
    β沸石催化剂上丙烯水合醚化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刘金龙;王国良;沙颖逊;杨少锋;殷元骐
    2002, 23 (2):  105-108. 
    摘要 ( 1546 )   [Full Text(HTML)] () PDF(338KB) ( 834 )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对β沸石催化剂上的丙烯水合醚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进行了讨论.丙烯水合及异丙醇脱水反应主要在催化剂的B酸中心上进行,而丙烯与异丙醇的醚化反应则主要依赖于催化剂的L酸中心.对于丙烯水合醚化反应,催化剂必须具有一定量的B酸中心,合适的B酸/L酸比例是催化剂同时具有高活性和高二异丙醚(以下简称异丙醚)选择性的关键.
    TiO2固定床光催化氧化头孢拉啶
    范山湖;沈勇;陈六平;古喜兰;李玉光;石宗炳
    2002, 23 (2):  109-112. 
    摘要 ( 1595 )   [Full Text(HTML)] () PDF(318KB) ( 842 )  
    研究了抗生素头孢拉啶在负载型TiO2连续循环流动反应器中的降\r\n解,用红外和紫外光谱跟踪头孢拉啶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结果显示,在\r\n反应液流速4.5L/min,氧气流速1.6L/min,光照强度30W,反应温\r\n度28±2℃和反应时间120min的光催化氧化条件下,头孢拉啶能完全降\r\n解.光降解过程中头孢拉啶羧基的氧化比胺基容易.添加H2O2可以提高\r\n光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头孢拉啶的光催化\r\n氧化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一级动力学模型.
    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黄亦军;戚国荣;封麟先
    2002, 23 (2):  113-117. 
    摘要 ( 1553 )   [Full Text(HTML)] () PDF(340KB) ( 1092 )  
    制备了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DMC)催化剂,并\r\n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r\n的结构与组成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该催化体系催化环氧烷烃开环聚\r\n合的特点.结果表明,含ZnCl2和叔丁醇的非晶态DM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r\n催化活性.该催化体系使聚合物的分子量可控,不饱和度很低(<14μ\r\neq/g),逐步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Mn/Mw<1.4\r\n8).13CNMR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氧丙环均聚物的链结构具有无规立构\r\n的特点,且链节分布几乎都为头-尾方式.IR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氧丙\r\n环-环氧乙烷共聚物的链结构是无规分布的.
    中孔分子筛HMS负载钴催化剂在费-托合成中的应用:载体HMS的孔径对钴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银董红;李文怀;钟炳;彭少逸
    2002, 23 (2):  118-120. 
    摘要 ( 1656 )   [Full Text(HTML)] () PDF(195KB) ( 904 )  
    用不同链长度的十二胺,十四胺,十六胺和十八胺等伯胺为模板\r\n剂合成了具有不同孔径大小的HMS中孔分子筛.XRD和低温氮吸附测定表\r\n明,HMS具有典型的中孔分子筛特征,且其孔径大小随HMS合成中所用模\r\n板剂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以HMS为载体,采用孔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r\n载量为7.5%的钴催化剂,在接近工业试验条件下(n(H2)/n(CO)\r\n=2.1,GHSV=500h-1,p=2.0MPa,θ=227℃)考察了载体孔径大\r\n小对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的SiO2载体相比,\r\nHMS负载钴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C5+选择性;而且,CO转化率\r\n,C5+选择性及产物中的蜡油比均随着HMS载体孔径的增大而升高.以\r\n7.5%Co/HMS-18为催化剂,CO转化率为78.0%,C5+选择性为80.\r\n8%,蜡油比为11.1.
    异戊二烯催化脱氢环氧化的研究
    汪丽娜;陆维敏;吕重青;鲁越青
    2002, 23 (2):  121-124. 
    摘要 ( 1787 )   [Full Text(HTML)] () PDF(294KB) ( 757 )  
    合成了钼-乙酰丙酮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为M\r\noO2(acac)2.以MoO2(acac)2为催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r\n异戊二烯一步脱氢环氧化制3-甲基呋喃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r\n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底物之比、温度、时间、溶剂和助剂等)对该\r\n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cat)∶n(CH2∶C(CH3)CH∶CH2)∶\r\nn(H2O2)=1∶100∶100,θ=40℃,t=6h的反应条件下,异戊二烯\r\n转化率为70.8%,3-甲基呋喃选择性为54.8%.提出了异戊二烯脱\r\n氢环氧化可能的反应机理.
    溶剂和杂多酸盐中季铵阳离子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的影响
    李坤兰;周宁;奚祖威
    2002, 23 (2):  125-126. 
    摘要 ( 1830 )   [Full Text(HTML)] () PDF(139KB) ( 1025 )  
    考察了溶剂和催化剂Q3[PO4(WO3)4]中季铵盐阳离子对环己\r\n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以氯仿和叔丁醇为溶剂\r\n时,环氧化反应的结果最好.当催化剂中季铵盐阳离子的碳数合适时,\r\n才能形成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过程.催化剂本身不溶于反应体系,但在\r\n过氧化氢的作用下形成可溶于反应体系的活性物种,均相地催化环氧化\r\n反应.当过氧化氢消耗尽时,催化剂又恢复到起始结构并从反应体系中\r\n析出.
    丙烯水合醚化反应过程中丙酮生成机理的研究
    刘金龙;王国良;沙颖逊;吕自力;殷元骐
    2002, 23 (2):  127-129. 
    摘要 ( 2063 )   [Full Text(HTML)] () PDF(207KB) ( 882 )  
    在与色-质联用仪相连的微反装置上,考察了Hβ沸石及改性的\r\nHβ沸石催化剂上丙烯水合醚化及异丙醇脱水的反应行为.丙烯水合醚\r\n化反应中有副产物丙酮生成,而异丙醇单独进料时产物中没有发现丙酮\r\n的生成.这表明丙酮并不是异丙醇氧化脱氢的结果,而是一个应予重视\r\n的不利于丙烯水合醚化的副反应.用同位素示踪反应对丙酮的生成机理\r\n进行了探讨,为研制抑制这一副反应的新催化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 Ⅰ.载体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
    2002, 23 (2):  130-132. 
    摘要 ( 1703 )   [Full Text(HTML)] () PDF(246KB) ( 868 )  
    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LaxMnyPbz\r\nO复合型金属氧化物载体,并以PdCl2或Na2PdCl4的水溶液为浸渍液,通\r\n过浸渍方法制得固相催化剂,用于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用XRD,TEM及\r\nSEM对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载体的主要物相皆为\r\nLa0.3Mn0.5PbO,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载体及催化剂的粒径分布较好\r\n,空隙率较大,活性组分分散度较高;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催化剂的催\r\n化性能较好,碳酸二苯酯选择性可高于99.5%.
    中性水杨醛亚胺镍(Ⅱ)膦体系催化丙烯二聚反应
    吴思忠;陆世维
    2002, 23 (2):  133-136. 
    摘要 ( 1648 )   [Full Text(HTML)] () PDF(218KB) ( 745 )  
    评价了一系列中性水杨醛亚胺镍(Ⅱ)膦配合物在烷基铝作用下\r\n催化丙烯二聚反应的性能,并从铝镍比,烷基铝助剂的种类,丙烯压力\r\n,水杨醛亚胺配体上不同取代基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这一催\r\n化体系对丙烯二聚具有相当高的活性30000~100000h-1)和较高的二\r\n聚选择性(40%~70%);二聚体以4-甲基戊烯为主,含部分2-甲基\r\n戊烯和己烯,以及少量的二甲基丁烯.
    HY沸石上2,6-二叔丁基萘的择形合成
    王华;张辉;刘中民
    2002, 23 (2):  137-139. 
    摘要 ( 1388 )   [Full Text(HTML)] () PDF(174KB) ( 682 )  
    研究了脱铝HY沸石(n(Si)/n(Al)=3.8)上萘(naph)的\r\n选择性叔丁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八面沸石对该反应过程有较好的择形\r\n催化作用,两种异构化产物(2,6-二叔丁基萘和2,7-二叔丁基萘)\r\n之间存在着热力学平衡,即两种异构化产物可在酸性中心位上相互转化\r\n.在以叔丁醇为烷基化试剂,WHSV=2h-1,n(t-BuOH)/n(naph)\r\n=3,反应温度为120℃的反应条件下,萘的转化率可达98.43%,β-\r\n位选择性可高达100%,二叔丁基萘收率可达74.34%,2,6-二叔丁\r\n基萘/2,7-二叔丁基萘质量比为6.24.
    制备条件对Al1P1.30Ti0.30Si0.17体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李雪梅;朱小梅;张文祥;潘春柳;蒋大振;吴通好;唐敖庆
    2002, 23 (2):  140-144. 
    摘要 ( 1618 )   [Full Text(HTML)] () PDF(377KB) ( 798 )  
    从制备催化剂的原料、沉淀剂种类、铝沉淀物终点的pH值、水量\r\n及原料的加入顺序等方面考察了制备条件对AlP1.30-Ti0.30Si0.1\r\n7体系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自制新鲜氢氧化铝为铝\r\n源,以硅溶胶为硅源,以钛酸丁酯为钛源,以氨水为沉淀剂,在pH=6\r\n.2,c(Al3+)=0.64mol/L(V(H2O)=200ml)的条件下,采用\r\n通常的沉淀方法可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催化剂的酸性是影响其催\r\n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主产物选择性与酸强度有关,酸强度高的催化剂具\r\n有较低的主产物选择性;催化剂的活性与其孔径及表面酸量有关;催化\r\n剂中的B酸中心是反应可能的活性中心.
    小晶粒丝光沸石膜的制备与表征
    张延风;许中强;陈庆龄
    2002, 23 (2):  145-149. 
    摘要 ( 1740 )   [Full Text(HTML)] () PDF(383KB) ( 972 )  
    以四乙基溴化铵为模板剂,硅溶胶和铝酸钠分别为硅源和铝源,用水热合成法在氧化铝载体上合成出丝光沸石膜.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等手段对所制得的沸石膜进行了表征,证明其交联良好、覆盖完全、附着强度高.通过采用晶化母液老化的方法,可使丝光沸石晶体的大小从20~30μm减小到4~5μm.小晶粒丝光沸石膜的渗透分离性能与大晶粒丝光沸石膜相比有较大的提高,其H2/N2的理想分离系数从3.82提高到9.80.丝光沸石膜在醇/水混合体系中能选择性地透过水,对水/甲醇、水/乙醇、水/正丙醇和水/异丙醇体系的最大分离系数分别为2600(水的摩尔分数xw=50%,T=323K),5500(xw=50%,T=343K),6000(xw=15%,T=343K)和6800(xw=50%,T=343K).
    微量氧对MoHZSM-5上甲烷芳构化反应的影响
    袁山东;冯兆池;应品良;李灿
    2002, 23 (2):  150-152. 
    摘要 ( 1584 )   [Full Text(HTML)] () PDF(220KB) ( 679 )  
    研究了微量氧对Mo/HZSM-5沸石上甲烷芳构化反应的影响.结\r\n果表明,氧的浓度存在阈值,当甲烷中氧的浓度低于阈值时,氧的加入\r\n可提高Mo/HZSM-5沸石对甲烷芳构化反应的稳定性;高于此值则发生\r\n甲烷的完全氧化反应.用紫外拉曼光谱和紫外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对在不\r\n同氧浓度的甲烷中反应后的Mo/HZSM-5样品进行了表征.催化剂上的\r\n积碳量,钼物种的碳化程度以及反应后样品在520~580nm间出现的荧光\r\n谱带峰位都随反应气氛中氧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完全氧化时,钼物种被\r\n氧化为氧化钼,而此时荧光谱带下降到520nm.可以认为,荧光光谱的\r\n变化反映了钼物种的碳化程度,从而可将发生完全氧化反应后Mo/HZS\r\nM-5样品的520nm荧光谱带归属为氧化钼,而580nm附近的谱带可归属为\r\nMoOxCy;加氧时,MoOxCy/HZSM-5是甲烷芳构化反应的活性相.
    Ni含量及预硫化对NiW/γ-Al2O3催化剂上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
    王锦业;李大东;石亚华;聂红;龙湘云;毛以朝
    2002, 23 (2):  153-156. 
    摘要 ( 1657 )   [Full Text(HTML)] () PDF(341KB) ( 787 )  
    采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Ni/(Ni+W)原子比及\r\n预硫化条件对NiW/γ-Al2O3催化剂噻吩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的\r\n影响.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镜微区元素分析方法对硫化态催化剂进\r\n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组成、硫化方法、硫化度和反应条件等\r\n都能影响NiW/γ-Al2O3催化剂的HDS反应活性.对于在较低温度(30\r\n0℃)下硫化的催化剂,当反应温度较低(260~290℃)时,最佳Ni/\r\n(Ni+W)原子比为0.50,而当反应温度较高(330~360℃)时,最佳\r\nNi/(Ni+W)原子比为0.23.当催化剂在300~450℃下硫化时,其噻\r\n吩HDS反应活性随硫化温度升高而增大,表明硫化度较高的催化剂具有\r\n较高的HDS反应活性.
    Pt电极上吸附原子对仲丁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陈国良;林珩;林洵;许振芳;陈声培
    2002, 23 (2):  157-161. 
    摘要 ( 1550 )   [Full Text(HTML)] () PDF(389KB) ( 665 )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HClO4溶液中仲丁\r\n醇在Pt电极及以Sb和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r\n的电催化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可以看出,仲丁醇的氧化与电\r\n极表面的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可在较低\r\n的电位下吸附氧,明显提高仲丁醇的氧化活性.与Pt电极相比,Sb吸附\r\n原子修饰的Pt电极使仲丁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约100mV.相反,Pt电极\r\n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抑制仲丁醇的氧化.从电极\r\n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数据.
    溶胶-凝胶固定化多酶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反应初探
    姜忠义;吴洪;许松伟;黄淑芳;谢晴
    2002, 23 (2):  162-164. 
    摘要 ( 1605 )   [Full Text(HTML)] () PDF(165KB) ( 1466 )  
    为了探索温室气体CO2的固定和利用的新途径,以正硅酸乙酯为\r\n前驱体,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对甲酸脱氢酶、甲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r\n酶进行了包埋共固定化,并以包埋的三种酶为催化剂,以还原型烟酰胺\r\n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为电子供体,在低温低压下将CO2转化为甲醇\r\n.初步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酶含量及NADH用量对甲醇收率的影响.\r\n实验结果表明,在37℃和pH7.0的条件下,甲醇的收率可达92.4%.\r\n由于酶空间构型的微小变化和空间位阻效应的存在,与液相酶反应结果\r\n相比,包埋后的酶活性略有降低.
    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介质中正碳十二烯选择环化反应
    乔昆;邓友全
    2002, 23 (2):  165-167. 
    摘要 ( 1895 )   [Full Text(HTML)] () PDF(179KB) ( 681 )  
    在氯化1-丙基-3-甲基咪唑(PMImCl)、氯化1-丁基-3-甲\r\n基咪唑(BMImCl)、氯化1-丁基吡啶(BPCl)和溴化1-乙基吡啶(E\r\nPBr)季铵盐与AlCl3构成的室温离子液体介质中,首次发现正十二碳烯\r\n(简称十二烯)可以高选择性地发生环化反应生成环十二烷.依次在反\r\n应管中加入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乙醇和十二烯,其中AlCl3的量为0.\r\n01mol,AlCl3与季铵盐的摩尔比为2,乙醇为10ml,十二烯为2ml(9.\r\n3mmol).当反应体系中不添加乙醇时,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r\n性仅分别为4.2%和73.1%.这是由于十二烯和氯铝酸离子液体形成\r\n两相体系而不易充分接触,故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性较低.当\r\n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醇时,十二烯和氯铝酸离子液体体系变为单相,使得\r\n十二烯和氯铝酸离子液体可以充分接触,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r\n性可分别达到12.4%和82.9%.压力对提高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r\n选择性有很大的影响.p(N2)=3.0~6.0MPa下反应12h,十二烯转\r\n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性可分别达到27.2%和93.8%.反应结束后加热\r\n除去乙醇,产物自动与离子液体分层,便于分离,且离子液体介质可重\r\n复使用.
    SO42-/ZrO2相结构和超强酸性及其对丁烷异构化的催化活性
    赵玉宝;曾燕伟;陶克毅
    2002, 23 (2):  168-172. 
    摘要 ( 1644 )   [Full Text(HTML)] () PDF(337KB) ( 751 )  
    通过沉淀、回流和掺杂等方法制备了ZrO2呈四方相及单斜相的S\r\nO2-4/ZrO2(SZ),并用XRD,TEM,低温N2-BET和吡啶吸附IR等技术\r\n定量地测定和探讨了SZ的结构特征和表面超强酸性及其对丁烷异构化反\r\n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ZrO2呈单斜相结构的SZ表面Br¨onsted(B\r\n)酸与Lewis(L)酸的浓度比[B]/[L]较ZrO2以四方相为主的SZ高\r\n约40%,但其对丁烷异构化反应的比催化活性则较后者低约31%;由掺\r\nMg2+所制备的ZrO2呈四方相的SMZ具有与ZrO2呈纯单斜相的SZ非常接近\r\n的[B]/[L]比,且表现出比未掺Mg2+的ZrO2以四方相为主的SZ更\r\n高的比催化活性.从催化剂晶相结构对表面B酸浓度及强度影响的角度\r\n进行了讨论.
    催化剂对纳米聚团床法制备的纳米碳材料形貌的影响
    李志飞;罗国华;魏飞;向兰;邓祥义
    2002, 23 (2):  173-178. 
    摘要 ( 1563 )   [Full Text(HTML)] () PDF(354KB) ( 1049 )  
    在纳米聚团床中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批量制备了碳纳米管,研\r\n究了过渡金属催化剂对碳纳米管形貌和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r\n铁催化剂的活性较低,产率较低,但产品质量较好;含镍催化剂的活性\r\n较高,产率较高,但产品质量较差;在钴催化剂作用下发现了一种新型\r\n的针状纳米碳材料.用含载体较少的铁催化剂可以得到纯度较高且微观\r\n结构较好的碳纳米管,但产率较低;不含任何载体的纯镍催化剂则不能\r\n得到碳纳米管.适宜的催化剂组成、催化剂活性点的均匀分布和裂解速\r\n度的控制等构成了纳米聚团床大批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的关键.
    三维规则排列的大孔SiO2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沈勇;邬泉周;李玉光
    2002, 23 (2):  179-181. 
    摘要 ( 1624 )   [Full Text(HTML)] () PDF(209KB) ( 884 )  
    以聚苯乙烯微球离心后形成的三维规则排列的胶晶作模板,以正\r\n硅酸乙酯、水、乙醇和盐酸等配制的溶胶填充微球间的间隙,然后原位\r\n形成凝胶,最后通过焙烧除去微球得到三维规则排列大孔二氧化硅材料\r\n.以苯乙烯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70℃下搅拌28h后得到含聚\r\n苯乙烯微球(直径约为600nm)的母液.将母液在900~1000r/min的转\r\n速下离心12~24h得到紧密堆积排列的胶晶.以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r\n按n(Si(OEt)4)∶n(EtOH)∶n(HCl)∶n(H2O)=1∶3.9∶0.\r\n3∶1.8制成透明的SiO2溶胶.溶胶浓度控制在0.5~1.0mol/L.滴\r\n加在胶晶上的溶胶靠毛细管的作用力填充入微球间隙.重复填充多次(\r\n一般不超过5次).焙烧在流量为1L/min的空气中进行,升温速度控制\r\n在5℃/min以下.在300℃下恒温5h以除去聚苯乙烯微球,在570℃下焙\r\n烧5h.焙烧后的样品表面可观察到五颜六色的彩光.SEM分析结果表明\r\n,球形孔(孔径约500nm)大小均匀,排列整齐,保持了微球的紧密堆\r\n积排列结构.孔与孔之间由小孔窗相互交连,孔壁比较充实,壁厚约为\r\n130nm.
    清洁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反应中酸性配体的作用
    宫红;杨中华;姜恒;孙兆林;张晓彤
    2002, 23 (2):  182-184. 
    摘要 ( 1771 )   [Full Text(HTML)] () PDF(209KB) ( 991 )  
    以30%H2O2为氧源,研究了Na2WO4·2H2O催化氧化环己烯制己二\r\n酸反应中的配体效应.在大多数情况下,配体的酸性越强,目标产物己\r\n二酸的产率越高.尽管一些酚类配体、L(+)抗坏血酸和8-羟基喹啉\r\n的酸性较弱,但己二酸的产率仍然很高.这表明影响目标产物产率的因\r\n素除配体的酸效应以外,还存在配体的配位效应.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r\n等酚类配体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可能是通过络合催化反应机理完成的\r\n.对酸性配体用量及对反应动力学考察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环氧化物\r\n水解为1,2-环己二醇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反应体系的酸性起到决\r\n定性的作用.
    纳米二氧化锆催化剂上一氧化碳加氢合成异丁烯
    李映伟;贺德华;袁余斌;程振兴;朱起明
    2002, 23 (2):  185-190. 
    摘要 ( 1899 )   [Full Text(HTML)] () PDF(353KB) ( 1064 )  
    考察了纳米ZrO2的制备方法及Al2O3和KOH助剂的添加对ZrO2催化\r\nCO加氢合成异丁烯反应的影响.纳米ZrO2的制备方法对ZrO2的物理性质\r\n和催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干燥并在流动N2气氛中\r\n焙烧制得的ZrO2催化剂对异丁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Al2O3和KOH助剂表\r\n现出非常优良的助剂效应,在大幅度提高催化剂对i-C4烃选择性的同\r\n时保持了和ZrO2同样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酸碱性表征结果表明,酸\r\n碱性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很大,催化剂上适宜的酸碱数量和酸碱比\r\n例是影响其催化CO加氢合成异丁烯性能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丙烯选择氧化反应中钼基催化剂动态结构的研究
    张昕;伊晓东;毕盈;翁维正;万惠霖
    2002, 23 (2):  191-194. 
    摘要 ( 1537 )   [Full Text(HTML)] () PDF(334KB) ( 666 )  
    用原位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考察了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Ag-M\r\no-P-O催化剂的结构,讨论了催化剂动态结构的成因及其对催化剂性\r\n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773K和n(C3H8)∶n(O2)∶n(N2)=\r\n3∶1∶4的反应条件下,Ag-Mo-P-O催化剂中的Mo-O物种可转化为A\r\ngMoO2PO4中的Mo-O物种(多钼酸根),此时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具\r\n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中Mo-O物种的转化是由MoO3中Mo-O物种和\r\nAgMoO2PO4中Mo-O物种的结构特性决定的.AgMoO2PO4中的Mo-O物种具\r\n有较强的参与MarsvanKrevelen氧化-还原循环的能力,可能是丙烷选\r\n择氧化反应的活性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