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 大量来源于农林废弃物. 近年来, 人们相继发展了以纤维素为原料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多条路径, 它们有望替代目前相应的化石资源路径. 其中, 以碳化钨(W2C)、三氧化钨(WO3)和钨酸(H2WO4)为代表的钨基催化剂表现出选择性断裂糖分子C−C键的独特催化性质, 结合不同种类的共催化剂, 可以将纤维素直接解聚转化为乙二醇、1,2-丙二醇、乙醇和乳酸等多种重要的C2,3产物. 然而, 钨基催化剂在纤维素反应中的真实状态和活性相结构尚不确定. W2C最早被报道可以高效催化纤维素直接转化为乙二醇. 随后, 我们发现晶态WO3也具有相似的催化性能, W2C在反应后其表面被WO3所覆盖. 在纤维素反应中, 氢气可以将H2WO4还原为钨青铜(HxWO3)物种.
本文以WO3和H2WO4为代表性钨基催化剂,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反应前后的结构性质, 结合反应动力学, 对比不同粒径大小的WO3催化剂的活性, 识别它们在纤维素转化反应中的真实活性相态. 纤维素反应在478 K, 6 MPa H2条件下的水中进行, Ru/C为加氢催化剂. 纤维素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与WO3的用量密切相关, 随着WO3的添加并将其用量逐渐增加到1.0 g, 纤维素转化率从12.5%提高到23.5%, 乙二醇选择性从7.5%增至51.5%, 而己糖醇选择性则从64.7%下降到16.9%. XRD结果表明, WO3反应前呈现单斜相(m-WO3), 而反应后转变为t-H0.33WO3, 后者在空气中暴露1 h后又被氧化为m-WO3. 进一步通过时间分辨XRD和UV-Vis光谱表征发现, 在纤维素反应条件下的还原气氛中, WO3经由WO3→H0.23WO3→H0.33WO3的路径被还原, 反应后在暴露的空气中又被氧化为起始状态的WO3.
同样, H2WO4也经历了相似的变化过程. 在纤维素反应中被还原为t-H0.33WO3, 而暴露到空气中时则被氧化为WO3, 但并未转变为起始的H2WO4. 对于W, WO2和W2C, 在反应后它们的表面几乎被WO3层覆盖, 95%以上的表面物种为WO3. 显然, 无论钨基催化剂的初始状态如何不同, 在纤维素转化合成乙二醇反应条件下和暴露空气后, 都会经历WO3→HxWO3→WO3的氧化还原循环.
本文还研究了在纤维素反应中WO3和HxWO3的溶解性质, 即它们呈现多相催化剂还是均相催化剂的特征. 尽管常温下WO3在水中不溶解, 但是在纤维素反应的较高温度条件下, 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尚不清楚. 为此, 采用了两种不同粒径和比表面积的WO3样品: 一个晶粒尺寸为25 nm, 比表面积为18 m2/g, 而另一个晶粒尺寸为63 nm, 比表面积为1.9 m2/g. 它们在催化纤维素反应中, 前者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和乙二醇选择性. 该催化活性与粒径和比表面积密切相关的特性反映出WO3/HxWO3是以多相催化剂形式参加反应. 进一步通过测量水的电导, 发现从室温到453 K, WO3和HxWO3的存在不能改变水的电导, 证明它们在纤维素反应条件下的高温水中也不发生溶解.
综上所述, 在纤维素反应的还原性气氛中, 钨基催化剂经历WO3→H0.23WO3→H0.33WO3的还原过程, 而反应后H0.33WO3物种暴露在空气中则被氧化为WO3. 在纤维素反应过程中, WO3和HxWO3不发生溶解, 而是以多相形态催化纤维素转化为二元醇, 揭示了钨基催化剂在还原反应条件下的真实状态.